4月3日,河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召開,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、總農藝師王俊忠認為,我省小麥生產要重點抓好“三防一搶”,才能保證糧食豐收豐產。
一是防病蟲害。要重點抓好小麥條銹病和赤霉病防控。今年我省小麥條銹病發病早、擴展快、范圍廣,如果防治不力,重發地塊產量損失能達到30%。
王俊忠說,省政府已提前安排下撥1.96億元資金,用于條銹病、赤霉病等重大病蟲害防控,目前各地正在組織招標。下一步,農業農村部門將把抓好“兩病”防控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,及時組織專家會商分析,切實加強監測預警,用足用好防控專項資金,發揮農機、植保等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用,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,開展大規模統防統治。
二是防“晚霜凍害”。“當前,我省大部分地區小麥正處于孕穗期,豫南地區部分麥田已經開始抽穗,對低溫敏感。近期我省冷空氣活動較為頻繁,小麥發生晚霜凍害仍存在較大風險。盡管前期大部分地方出現降雨過程,土壤墑情較為適宜,能夠緩解低溫影響,但仍不能大意。今后20來天仍有很大風險,千萬不能掉以輕心。”王俊忠表示,農業農村部門將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協作,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及時發布寒潮預警信息,指導農民科學防范;一旦發生凍害,指導農民及時進行補救,盡可能減小損失。
三是防干熱風。5月份小麥灌漿期間是干熱風天氣的高發期,一旦出現干熱風天氣,很容易導致小麥提前停止灌漿,降低粒重,影響產量。
“農業農村部門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加強監測預警,指導農民采取提前澆水、結合‘一噴三防’噴灑磷酸二氫鉀等措施,促進籽粒灌漿,降低災害影響。”王俊忠說。
一搶是組織好搶收。俗話講“麥熟一晌,龍口奪糧”。說的就是小麥成熟收獲時間短,極易發生不可預測的災害性天氣,必須搶天奪時抓搶收。
王俊忠說,農業農村部門將制定農機跨區作業預案和應急搶收預案,提前做好農機具檢修、機手培訓等準備工作,確保“三夏”期間全省投入聯合收獲機械18萬臺以上,滿足機收需要。